通江县多举并措助推科技扶贫
科技扶贫是我县22个扶贫专项之一,为给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引领贫困户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致富,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我县通过规划扶贫产业、实施扶贫专项、打造扶贫样板、创新帮扶模式、开展技术服务、建立长效机制等为抓手,多举并措助推科技扶贫,有效激活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 规划扶贫产业。围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规划了茶叶、通江银耳(食用菌)、马铃薯、核桃、青峪猪、空山黄牛、巴山土鸡等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发展路径、发展措施、实施进度等,向省科技厅、市科知局报送了马铃薯、通江银耳、青峪猪、空山黄牛4个科技扶贫特色产业发展定向编制报告。 实施扶贫专项。2016年以来实施科技扶贫专项10项,总投资440万元,围绕县域特色产业种植通江银耳10000多瓶(袋)、核桃1000余亩、茶叶500余亩,养殖巴山土鸡3000余只,带动72户农户(其中贫困户38户)发展产业致富。 打造扶贫样板。指导巴中市巴中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扶贫项目和省配套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省级科技扶贫示范村至诚镇快活岭村建立了1个青峪猪养殖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化猪舍1300余平方米,免费送青峪猪猪苗500头,带动该村农户发展养殖。根据快活岭村的种养殖习惯,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发展青峪猪、核桃、银杏等县域特色产业作为帮扶该村脱贫致富产业,现存栏青峪猪1000余头,发展核桃1000亩,银杏500亩,建设科技示范户5户。 创新帮扶模式。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帮扶模式,根据贫困人口的多少,养殖能力科学的规划养殖规模,选取灵活的养殖方式,采取集中示范养殖和分散养殖相结合,通过流转土地、发展合作社、保价回购、贫困户入股、购买保险等模式,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入股可按一头猪出售后200元利益分红,户均年稳定增收6000余元,同时公司聘请当地贫困户到养殖基地就业,解决贫困户就业5人。 开展技术服务。对“四川科技扶贫在线”进行提质扩面建设,入库专家311名、信息员1191名,在线咨询2957条,完成咨询2745条,开展培训11期,培训743人,发布技术供给4条,电商供销对接7家,为贫困农户提供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通过“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等活动在贫困村开展通江银耳、茶叶、核桃、青峪猪、巴山土鸡等种养殖技术培训9场630人次,发放农村种养殖技术资料5000余册(份)。 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帮扶贫困村种养殖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增强贫困村群众依靠自身劳动脱贫致富的能力,组织企业、科技特派员同贫困村建立科技帮扶长效机制,实现贫困村稳定脱贫,真脱贫,确保贫困群众脱贫成果长久长效。 |